Search

就在昨天在我的個人FB。
我分享了有關於“專業是用來分享,不是用來霸凌”的文章後,我收到很...

  • Share this:

就在昨天在我的個人FB。
我分享了有關於“專業是用來分享,不是用來霸凌”的文章後,我收到很多回饋。

至於文章可以去看我的IG: https://reurl.cc/E215LK

所以今天就分享“拒絕恐懼行銷”

所謂行銷是用來交換價值及買賣的過程,
但是有些賣家,會習慣使用恐懼行銷的方式來威脅對方購買。

在我剛回台灣的時候,我在一間大型健身房運動,那時有一個巡場的教練,在我運動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走到我身邊,對我說一句話:『你再這樣練下去,一定會受傷』。
那時的我慌張的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我問對方:『請問哪裡會受傷?』
巡廠教練說:『你跟我買課,就不會受傷了』

但是因為當時我只是去健身房試用的(剛好朋友有試用卷)所以就一起過來健身了,但是對於住家來說確實有點距離,所以也沒有選擇買課或是加入會員。

可是就當時的方法,確實讓我沒有太好的體驗心得。

這部分的禮貌及說話藝術,在之前的文章已經分享過了。在這邊就不再論述了。

曾經多次遇到一些不同類型的教練,在健身房會對已經正在授課的會員說:『你現在這樣只能學一點點,不會進步很快,你需要再買二十堂課,你才能真的減肥。』等等這類型的威脅口語強迫行銷課程。

或是:『你不要去跟XX上課,他又不太會教,他教的很爛』等等這種連對方教練誰?你也不一定看過他教課的這種陷害威脅的口語行銷。

甚至在研習課程上,也會看到不同的研習單位會互相較勁,甚至如果不續學分也會用一種強迫口語威脅教練們買學分上課的情況。

還有一種就是不同學派的訓練法,互相叫囂說你們這樣練都會受傷爛掉壞掉的恐懼行銷。

其實這些行銷的方法並不會增加我購買課程的意願。

我們要學會判斷,理性的計畫學習的步調與預算,做更多的功課研究對方教練·研習認證單位是否適合我們所需?

曾經我在選擇課程上,遇到障礙,我問了一個相關認證單位的負責人,我正在考慮是否要考取某張證照? 對方負責人眼睛大大的看著我說:『你不是早就有相關的證照了?幹嘛還拿一張類似的?更何況你家隊長有一張了,除非你真的覺得你自己不足,不然你可以把預算放在你還沒完全吸收過或不雷同的課程才能多元化。』

這句無行銷慾望像個朋友的建議,改變了我未來選擇課程的想法。

我開始不再被證照綁架,而是介紹更多需要的人去上相關的證照,我開始在每一次不同類型的證照課前,預習及查找相關資料,讓我對於我所好奇的課程充滿研究,而一旦課程是時間及預算允許的狀況下,我也更加有信心學習。

這並不是恐懼行銷給我的,反而是正向的鼓勵我自主性的學習我所需要跟想要的課程。

推廣課程並不是用威脅的口語就可以成交,
而是教育對方思考如何選擇有價值的交易。

當然身為健身產業從業人員,不管在哪一個位階或是身份,我們都需要不斷的進修及學習,
不同專業的合作與不同地區與專項的合作,才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協助。

請別因為害怕才買單,
請先移除恐懼後再買單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